随着秋意渐浓,天水开始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我们设计人员跟随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首席建筑师李敬军、副总经理陈旭、城创中心副主任徐峥一行,再次踏上了这片熟悉的土地。这次来参加西关片区自由路三新巷名城保护项目保护院落评审,大家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虽然省保院落已经顺利通过专家组评审,但是我们仍用最专注的态度和严谨的技术,来面对本次评审。
清晨,天微微亮,我们跟随天水市文物局王局长、专家小组黄院长一行前往保护院落实地踏勘。这一片古民居我们曾一步步的走过、一寸寸的测量,每一片砖瓦、每一根梁柱的样式都牢记于心,然而每一次实地踏勘,我们都有新的感觉——一种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技艺的由衷敬佩。雨越下越大,地面也泥泞不堪,原本被杂物堆满的小道更是湿滑难行,随着雨水的不断冲刷,房屋四周的夯土墙壁也愈加残破,仿佛随时都有坍塌的可能性。种种迹象让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此次古民居保护不仅仅是对历史的修复、珍藏,更是对当地老百姓人居生活的极大改善,其中的迫切性、急需性自不必言明。
看完现场,紧锣密鼓的开始了评审会议,先由我们技术人员对设计方案进行阐述,通过对各个保护院落详细的图解,遵从修旧如旧原则,确保历史文化保护院落的复原性、完整性。专家小组认真听取了汇报之后,对当地建筑的材料、制作工艺、规范要求等方面提出了问题,技术人员一一作答,得到了专家的认可。最终,本次市保护院落的方案汇报通过当地文物保护技术专家的审批,专家也提出了一些 宝贵意见,以便我们进一步完善修缮保护方案。
每一次技术交流都是进步的过程,每一次与专家对话都是思维的碰撞,我们屡屡被当地文物专家的专业知识和认真精神所震撼,作为浸淫在当地古民居保护、文物保护多年的专家,其专业知识的丰富性和深入性不容小觑,他们悉心指导我们相关知识,将天水丰富的历史娓娓道来。
每一次评审会议,对于我们来说是压力,但更是动力,鼓励着我们不断的完善设计、不断的创新技术、不断的调整内容,设计并非一蹴而就,里面包含着无数次的修改,凝结着设计师的创新思维,我们希望可以为天水古民居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将以最真诚的服务为客户提供帮助。